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软环境就是发展硬实力”,宿州经开区牢固树立关心关爱企业家的鲜明导向,奋力开创政企“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新方式,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建立诉求问题办理台账,定期督办,跟踪问效。在制度轨道内建立良性互动关系,让“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成为政企沟通新常态,补断点、疏堵点、强服务,倾力打造区域发展优质软环境。自2020年以来,累计举办企业家沙龙35场,邀请企业430余家次,收办并解决企业诉求近510余件。
补断点——要素保障稳建设
“雨天停电问题,建议化工园区保障电力稳定,不影响建设及后期生产。”
“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专业人才招聘困难,技术工种需求较大。”
“租赁的厂房地坪需要维修,希望政府予以关注。”
······
针对企业家沙龙上企业家们提出的诸多问题,经开区接诉即办,明确办理时限,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水、用电、用工等要素保障工作,有效助推安徽元淳食品调料有限公司、宿州传化公路港物流产业园有限公司、安徽屹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霖表面处理科技(宿州)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帮助安徽卓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宿州晟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海华网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成投产。
疏堵点——精准施策保达产
“项目已竣工,正在验收阶段,流动资金紧张,希望园区给予帮助。”安徽星盾涂料有限公司段总在企业家沙龙上提出诉求。
“我们也有资金困难,我们是否也有资格申请‘园区贷’?”安徽鑫圣佳无纺科技有限公司苏总问道。
在接到企业诉求后,营商环境局立即对接合作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到企业实地查看,审核企业申报资质,并召开预审会议,针对项目建设、设备购置、购销合同签订、企业市场前景、企业经营等情况进行商讨,在合法、合理、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办理进程,成功为企业争取到授信金额500万元。
融资困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之一,为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经开区加速推进“园区贷”产品落地,截止目前,已帮助园区31家企业成功申报园区贷产品,授信额度1.115亿元。此外新区担保公司、新区小贷公司还通过总对总、短期贷款、过桥贷款等多种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解难点——问需解难促发展
企业家沙龙活动中,有许多企业家提出希望招揽到更多的高学历人才。经开区谋定而后动,积极搭建政校企交流平台,先后与宿州学院、蚌埠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助推高校与园区企业资源的有机结合与优化配置,精心组织了重点企业进校园活动,现场提供近760个工作岗位。高质量的招聘岗位极大调动了毕业生的应聘热情,学生与经开区招聘企业深入互动,企业代表纷纷表示,类似的活动希望园区多多举办,可以招揽更多的人才。
宿州经开区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创造条件,为强化校地合作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大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推动产业所需与学生所学的同频共振,实现政校企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强作风——高效服务解企忧
“我们打算3月中旬进行整体搬迁,入驻智能制造产业园,希望有关部门帮助测试厂区生活污水管道与市政污水管网连接的通畅度、排放流量、堵塞外溢率等,保障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总说道。次日,园区营商环境局就会同新区建投、重点工程中心等部门,前往紫金科技项目检测污水管网工作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分析并成功解决。“昨天下午反映的问题,第二天就来现场解决,必须给咱们经开区服务效率点个赞!”康总激动地说。
惠企服务、助企纾困,园区一直在路上。像帮助安徽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管子女落实就学事宜、帮助华霖表面处理科技(宿州)有限公司联系园区企业采购原材料、帮助宿州春潮化学有限公司线杆迁移、帮助安徽科立华化工有限公司员工申请公租房等服务案例不胜枚举。
经开区秉承着“拿出真功夫、敢较真碰硬、坚持务实效”的服务宗旨,通过倾听企业诉求,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帮助企业搭建行业内交流、互动、协作、共赢的平台,让企业做园区最“铁”合伙人、最“燃”投资人、最“棒”传播人,用实际行动奏响服务发展最强音,全力营造了“以商为重,以质为果,以效为先”的优质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