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我们研发的室外计算平台CP-A0,上面有两颗一模一样的芯片,是为了增强算力;右边是室内计算平台CP-R0。之所以要单独开发室内平台,是因为卫星导航信号容易被遮挡,就要靠车辆的‘眼睛’,也就是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构建基于室内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的自动驾驶系统。”国汽朴津智能科技(安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小华表示。
日前,“第五届海外华文媒体安徽行”活动走进国家级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采访。从考察采访情况来看,安庆经开区通过推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鼓励企业创新开拓,产业能级进一步跃升,为安庆市打造千亿汽车产业提供坚实支撑。
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是安庆经开区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的一大特点,譬如汽车子系统总成、电池系统、电驱动总成及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布局,为江淮、振宜及雷萨等整车企业提供了良好配套。
在江淮华霆(安庆)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颗颗来自国轩新能源的电芯通过焊接组装形成模组,再封装为一组组动力电池包。这些动力电池包,就近提供给了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据了解,江淮华霆安庆公司已在安庆经开区建成2.5Gwh新能源电池总成生产基地,2022年生产5.1万台套。
正因为强有力的产业链配套支撑,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得以快速发展。走进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生产车间,会发现在同一总装生产线上,居然运送着完全不同的车型。“我们这是柔性生产线,可以更好地根据订单排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柯勇介绍道。
在科技创新方面,江淮汽车也拿出了值得骄傲的成果:“到2020年4月,我们突破了六项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整车域控制器、蜂窝电池技术、高效静音电驱动技术,百万公里长寿命电池技术、经济节能热泵空调技术、敏捷迭代研发流程。”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讲解员介绍道。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浪潮来袭,安庆经开区着力推动感知、决策、执行等系统装置等产业链企业落地。在国汽朴津智能科技(安庆)有限公司,一台看上去只是“方壳子”的汽车,前后左右上下都布设有激光、摄像头以及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这台汽车就是国汽朴津智能科技公司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赛事技术平台。“可用于原理教学使用,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0公里低速自动驾驶,在园区运行速度15公里。”周小华透露,通过相关技术的延伸,公司智能移动机器人(AMR)研发生产大幅拓展,可满足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楼宇等各种场景需求,2022年生产AMR机器人200余台。
据悉,安庆经开区还引入了楚航电子科技公司、国汽大有时空公司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一批优秀企业,在雷达产品、高精定位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从安庆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该区将力争到2025年,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至少落户1家全国性汽车研发检测机构实验室或分支机构,新增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超过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