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示公告

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度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3-03-30 14:57 编辑:开发区站管 来源: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字号: 阅读:

2022年,在宿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经开区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以促进经开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经开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食品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质量竞争力不断增强,质量基础工作明显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两大安全得到巩固,为促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2022年度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经开区质量总体状况

经开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工作,自开始实施质量强区战略以来,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质量监管、普及质量知识等措施,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质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技术基础和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产品质量状况

2022年经开区对服装、食品相关产品、口罩等生产企业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并对建材、口罩、电线电缆、食品相关产品等9类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市场监管分局配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监督科,对经开区的宿州永通电缆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线电缆进行了抽样,合格率100%;对辖区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检,包括包装袋、塑料薄膜等,共抽检3组,合格3组,合格率100%;对辖区建材生产企业海鸥冠军建材(宿州)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陶瓷砖进行了抽检,共抽检3组,合格3组,合格率100%;总共进行27组抽检,合格率100%。目前,经开区共有 61家企业上报 276 项标准,涵盖 329 种产品,其中国家标准 10 个,行业标准 7 个,企业标准 259 个。

(二)食品和农产品质量状况

2022年经开区食品和农产品抽检主要以百大农产品市场、校园周边、社区周边为重点区域,以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水果、畜禽、禽蛋等为重点品种。市场监管分局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检,在园区开展了全方位抽检活动。截止11月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计515批次,检验量达5.3批次/千人,其中食用农产品检验量达2.99批次/千人,抽检涉及辖区内农贸市场、商超、食品生产(成品库【已检区】)、学校食堂、餐饮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品种包含食用农产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粮食加工品、糕点、饮料、餐饮食品、肉制品、饼干、糖果制品等27大类,检验结果为498批次合格,17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6.70%,不合格率为3.30%(其中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率为3.10%,食品不合格率为3.50%)。不合格的17批次,已全部移交经开区执法大队核查处理。

(三)服务质量状况

2022年经开区开展了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调查,对园区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及生活性服务业进行了服务质量状况分析。主要是对生产性五大行业,即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政务服务业;生活性五大行业,即旅游服务业、居民零售和互联网销售服务业、住宿餐饮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教育培训服务业进行了测评。2022年宿州经开区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得分为96.92分,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的得分为97.68分,从调查整体数据来看,宿州经开区的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较高。

(四)工程质量状况

2022年经开区在建项目46个,建设规模274.4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38.21亿元。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五)环境质量状况

2022年经开区全面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执行环境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标节能减排要求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运用“三线一单”成果,坚决遏制高污染项目盲目上马,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行挥发性有机物“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动态管控,加强VOCs精细化管理,积极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管控,不断优化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完成园区24家重点涉水企业水污染防治专项排查整治,重点企业实现“一厂一管”专管排污,常态化开展巡河和入河排污口监测等工作,保障园区水环境安全。进一步加强经开区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强化日常巡查监管,督促企业危险废物全流程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台账记录,提升企业管理能力。2022年以来,经开区未发生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顺利完成年度整改销号任务。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部分企业主动采用6S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办法,但是由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质量管理能力薄弱、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导致管理链条松散,许多管理制度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达不到应有的、必须的管理效果,导致无法从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中看到成效,进而打击了企业质量管理积极性,出现半途而废情况。

(二)企业质量提升意识不足

经开区企业名牌产品在数量上仍然偏少,质量管理基础薄弱,在质量提升意识上存在明显不足。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质量第一”的意识没有牢固树立,抓效益优先于抓质量,忽略了“质量带动效益”的关键点;二是企业员工重视质量的意识不够,部分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强,不能真正的做到精益求精,钻透悟透,从而影响整个企业质量发展;三是企业激励措施缺乏,部分企业未建立质量工作考核制度,无法激发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重视质量的积极性,无法在企业内部树立典型,缺乏带头人,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三、下一步措施

(一)扎实开展质量强区活动。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建设完善质量机制,着力夯实质量基础,持续优化质量供给,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的激励效应,推进省质量强区创建工作,使全区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二)积极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加强园区质量发展委员会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引导鼓励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应把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现场管理、QC小组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产活动中去,引导企业从粗放式发展到创新式发展,加强培训教育,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强化质量发展理念,主动去重视质量,发展质量。

(三)强化全面质量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部门联合抽查,认真落实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要求,确保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占比不低于双随机抽查任务总数的50%。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对重点监管领域加大检查频次。充分开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监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工作,加强质量监管,规范企业行为,强化企业质量提升主体责任意识,严查质量违法、制假售假案件,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

(四)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行业及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估,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风险做到早知晓、早准备、早预防。进一步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机制,建立缺陷产品管理信息平台,拓展缺陷产品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