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区位——主城区的“副心”和经开区的“核心”
南联北引、城湖一体,一体两翼、缝合东西
二、规划范围
东至京沪铁路,南至鞋城(南环)三路,西至运粮河,北至迎宾大道,规划面积约为7.23平方公里。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以宿州经开区中心区为依托,以产业转型升级、业态优化提升、脉络传承延续、空间提质增效为核心,体现“生态、人文、智慧、宜居”四大主题,打造:“智慧生态城—综合活力区”。
(二)规划目标
绿色生态示范区
现代宿州展示区
经济转型引擎区
城市活力源泉区
城市文化承载区
(三)功能定位:三地一心
区域层面——对接徐州都市圈的商务服务中心
城市层面——辐射大宿城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分区层面——引领经开区转型的综合服务中心
片区层面——展示复合多彩生活的健康宜居地
(四)发展愿景:智慧生态城、综合活力区
四、方案构思
开河——构建以水为脉的有机生长框架
规划从延续城市发展脉络入手,在尊重现有大量建成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以水为脉组织分散化布局的公共功能的有机生长发展框架。
栖水而市,延续城市文脉
有机更新,织补城市功能
滨水开放,建立多元连接
五、规划策略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业态优化、提质增效;服务提升、社区营造;文脉溯源、场所营造;有机更新、重点突破。
六、规划结构
一带一环多心耀、两纵一横引七区、碧水融城绿脉连
【一带一环多心耀】
一带:龙河-梁家沟休闲观光带
一环:迎宾大道-宿怀路-鞋城二路-金海三路城市休闲绿环
多心:“1+3+N” —1个综合服务中心,1个生活服务中心、1个生产服务中心和1个生态休闲中心、多个智慧社区中心。
【两纵一横引七区】
两纵:金海大道综合发展轴、宿怀路城市功能拓展轴;
一横:南二环路城市发展轴;
七区:中央商务区、健康文化社区、现代宜居社区、高档休闲社区、都市白领社区、乐活生态社区、生态休闲区。
【碧水融城绿脉连】
通过运粮河、龙河、梁家沟和城市休闲绿环串联城市主题公园和社区公园,同时加强中央商务区与龙河文化公园和桃园湖生态园之间的联系。
七、用地布局
1.南二环路以北结合现状既成事实的开发建设情况,完善我们的居住配套服务,打造生活服务中心。
2.南二环路以南地区,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完善城市片区级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安全设施的建设),通过植入新型业态(结合体育中心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企业总部基地,形成商务中心),激活城市活力,提升我们的城市能级,进行高标准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3.各个居住片区根据合理的服务半径和人口容量配置相应的社区服务中心,打造新型智慧型社区。
八、空间形态
(一)平面布局
(二)城市设计框架
区域、界面、通廊、路径、节点、地标
(三)景观视线引导:构建高识别度的城市景观形象
规划以运粮河、龙河、梁家沟以及桃园湖生态园作为主要景观停留区,在主要公共空间以及道路桥柳节点布置景观停留点,并以此为依据对景观视廊与建筑高度进行统筹设计,整体呈建筑高度南低北高。
(四)城市天际线
保证滨河与主要道路界面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九、支撑体系
(一)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绿色高效交通体系
(二)公服设施规划: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
落实专项规划,重点布局体育文化、社会福利设施,打造城南文体康养中心。
(三)绿地系统规划: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
以水为脉,营造“一带一环”水绿融城的生态框架
“一带一环三核多点”
一带:龙河-梁家沟城市休闲风光带
一环:迎宾大道-宿怀路-鞋城二路-金海三路城市休闲绿环
三核:龙河公园、运粮河公园、湿地公园
多点:多个社区公园、街头游园
(四)市政设施规划: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十、规划实施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规划项目库,推动规划有序实施。
1.交通通达计划——对未来交通方面的改造计划,包括新建、改建道路。
2.美化家园计划——提升生态环境可持续,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及水生态项目。
3.设施完善计划——对城市重点功能区域进行改造,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4.安居乐业计划——包括宿怀路(迎宾大道-南二环路段)沿线棚户区改造、康体特色小镇。
其他:
1、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现对《宿州经开区中心区城市设计暨控制性详细规划》(征求意见稿)予以批前批前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公示期30天,有效反馈意见须在公告期内提出。本公示内容为征求意见稿草案,我单位将在综合分析公众意见和建议后,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2、反馈意见联系单位: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工作组 联系电话:3695299 联系人:赵明泉